話說從懷孕八個月開始,我的手腕便隱隱作痛,情況是這樣的:把手掌張開的時候,手腕骨會像電擊般刺痛。這種痛一直維持到寶寶出生,可是只要熱敷一下,動作小一點也還能接受。
直至上星期日陪月放假,抱了寶寶大半天,手痛忽然嚴重了,痛得甚至連鈕扣也扣不上,更別說抱寶寶了,根本照顧不了自己。試過自己冰敷、電療也不見好轉,最後忍不住看了骨科醫生。這種「媽媽手」的正式醫學名稱為「狹窄性肌腱滑膜炎」,是由於姆指附近的肌腱發炎,導致疼痛無力。醫生檢查後說我的炎症不輕,單靠吃藥很難好起來,最後決定注射類固醇。我知道類固醇有它的副作用,而且也不便宜,可是這幾天被手痛折磨得很沮喪,一天到晚哭五六次,須知現在我憂不但會傷身,還會影響奶量,權衡過後才下了這個決定。
雖說這是最快見效的方法,但那支針也挺嚇人的,我看著整整有三厘米長的針(!!!)一點一點刺進手腕的痛處,心想:「#$@$%,你最好給我生效...」注射一小時後麻醉劑退去,那種痛更是難受,就像有人用鎚不停敲打你的手腕骨,我痛得在回家的船上就哭出來了,過了兩天,總算慢慢見效了,雖然手還不能張開,但至少疼痛減輕了。
雙手都不能用,像殘廢的感覺真難受,又不能抱寶寶,更擔心影響生計,以後也不能彈琴... 希望乖乖繼續做物理治療,終究會痊癒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